【雷蒙週報 #149】新馬旅行/自動化工作術系列教學/黑五優惠推薦


🔗 #149(點此閱讀完整圖文版)|閱讀時間 7 分鐘

👋🏼 新來的朋友?歡迎回看往期內容

這週看到一句話:「當一個人的社群動態變少了,那代表能接住他的分享欲的那個人出現了。」

完全是我的寫照阿。

我以前旅行時,可以幾個小時就發佈一則限動或臉書動態,因為我內在是個極致的好奇寶寶,對於新事物和體驗,都會很感興趣,就會有股衝動想要把這發現和收穫紀錄&分享出去。

不過這次 11 月初,去了一趟新加坡跟馬來西亞,都是我第一次去的國家,卻直接在社群媒體上消失數週。如同這句話說的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好好體驗當下,也會拿起手機拍照紀錄,但「分享欲」都直接跟身邊的柚子分享了。

幾年前,認為身為內容創作者,保持固定的頻率更新,讓關注我的讀者能時常看到我,俗稱「刷臉增印象」,是個關鍵策略。

不過這幾年慢慢調整心態,稍微潛水、休耕是為了好好充實自己,積蓄能量,讓下一次見面時刻,又是好料、讓讀我文字的人,獲得一些幫助和快樂,這種「把真實的自己活出來」比什麼策略都還重要。

改天有空時,再來寫個旅遊心得&推薦好吃好住好玩的地方,還有製作我打造的 Notion 多人旅行模版 🙌🏼

先快速分享這兩個國家給我的印象:

  • 新加坡:城市治理無話可說,讓我第一次感受到,原來城市不這麼討厭。通常只有高樓、人口密集、清一色商店的首都城市,在新加坡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體驗,也可以充滿花草樹木,不愧被稱為花園裡的城市。像是圖一(見全文),我住的地方連在 20 樓都有特別綠化,讓我完全不會覺得我在高樓裡。
  • 馬來西亞:不愧是多種文化融合的國家,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台灣完全吃不到的食物。尤其我特喜歡馬六甲的氛圍,很像台南,有老城老街,轉個巷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色。最有趣的是,居然在吃一間娘惹餐廳時,發現「又見系列」有在馬六甲有演出!立刻就訂了隔天的票,沒想到第一次帶柚子看王潮歌導演的舞台劇,是在馬來西亞!下一站想去「只有紅樓夢」。

💡 【雷蒙週報 148 期|思考題】,歡迎留言&回信一起交流

  • 你在什麼情境或狀態中,會更自主的分享生活紀錄在社群媒體上?這對你帶來了什麼影響?
  • 你最近一次旅遊或新體驗,是否改變了你對某個城市或文化的看法?這些體驗中,有哪些可以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,讓生活更加有趣或多元?

📍 上週&本週重要活動

  • 2024 雷蒙三十會員年會:開始報名。今年的訂閱會員年會擴大舉辦,除了邀請行業專家短講分享、主題交流空間,還有技能交換市集。另外也開放在 Discord 的島民參與,如果你是有參加過 Notion 訓練營的讀者,可以到「自由交流廣場」頻道報名唷!名額有限,請保握報名 😆。如果還有一些名額,預計週末會先在我們 LINE 社群發佈活動報名表單,再來就是我的臉書上。
  • Notion 優秀學員分享會 001:首場舉辦大成功!找教學專業的打頭陣果然是正確的決定,我在社群上寫了我的意外小收穫:「自然的鬆弛感,背後都是刻意練習的強準備。
  • 年底將至,十二月會來盤點,今年的行動和明年的學習計劃。目前的大方向是「工作得更少,但能維持目前的品牌影響力和產能」,所以「將熟悉、重復的工作自動化」,成為了我今年第四季的重點學習項目,也計劃開始寫系列文章,並把最精華的都整理到我今年的最後一堂課「自動化工作流」⬇️。

2 小時掌握自動化工具,每週省下 10 小時

如果你跟我一樣,追求的是「工作更聰明、省力」,而不是「努力工作,但都是低效能勤奮」。

你應該有聽過 IFTTT 、Zapier、Make 這些讓你能把多個 APP 任務串接的自動化的平台,以我目前有在跑的自動化工作流,一個月大概是 6,000 個 Tasks(自動郵件回覆、訂單分析、客戶資料庫匯入、電子報訂閱、閱讀彙整……等),每天平均能省下我 90 ~ 120 分鐘的工作時間。

❌ Work hard → ✅ Work Smart

如果你以前都是靠著「努力勤奮」來把事情做得更快,從現在開始,你要去思考的是「如何讓這些重複、沒有成就感的任務,自動被處理掉」,讓你把精力和時間,投注在真正有價值、真正享受的事情上。

所以我計劃將我在「自動化工作」的實踐和學習筆記,彙總出來,並將最精華的 know-how 都在這堂課裡,分享給想要掌握這套「現代工作者的魔法」的人。 將工作流程自動化、整合 AI,實現工作更少,產能卻更高的成果。

💡 本週我的學習&推薦工具

🔗 連結&我的短評,都在部落格的 完整圖文版

📝 訓練營教學團隊,全遠距工作的技術和心法?


🙋🏼‍♂️ 博客作者呀,我想採訪你這 9 個問題!


💡 Threads 改演算法囉:更多追蹤、更少陌生內容


🛒 2024 年軟體工具的重要銷售節日:黑五來了


💬 李子柒回歸專訪:熱愛,可抵漫長黑夜


😲 我們的智能工作宅裝修紀錄,被放進國小國中教材了?


與雷蒙商業合作 or 幫個小忙

🙌🏼 如果喜歡這則電子報,分享&推薦給朋友是給我的最好幫助

🤝🏼 想和 17,000+ 位專業工作者分享你的產品和服務?

【雷蒙週報】是繁體中文圈 Top 的數位工具應用、科技產品的電子報品牌,提供現代人如何聰明工作、提升生活品質的方法。超過 17,000 人訂閱,開信率 > 60%。為了讓這電子報長久經營,我可以協助你推廣好的產品、服務或活動,被更多需要的人看見。

🔄 過去的這一週・好文回顧

「去年黑五的推薦,是 Setapp,Mac 用戶必備的訂閱式軟體商店」

今年年中也有更新過這篇「Mac 好用軟體推薦」文章;2024 年新增:Presentify、OpenIn、PopClip、TextSniper、ClearVPN……,最近還有新裝的好用工具是:NotchNook、Leave Me Alone

侯智薰(雷蒙)

雷蒙三十(Lifehacker)
個人網站(傳送門

會收到這封信,因為你曾訂閱過雷蒙(侯智薰)的電子報
如果要停止訂閱這份用心的電子報:

點此 Unsubscribe(會全部退訂,再也收不到我的信件) | 更新訂閱資訊

113 Cherry St #92768, Seattle City, WA 98104-2205

訂閱《雷蒙週報》

生產力工作術|數位工具|遠距工作|獨立創作者|寫電子報《雷蒙週報》給 15,000 人,分享每週學習、工具推薦,怎麼聰明工作?代表產品:中文圈裡最多學員的「Notion 實戰課程」&線上學習 3.0 的線上訓練營服務,同時經營付費會員訂閱。更多關於我和社群媒體:https://raymondhouch.com/bio/

Read more from 訂閱《雷蒙週報》

嗨! Reader,我是雷蒙,最近還好嗎? 今天的「特刊」不太一樣唷,除了簡單回顧之外, 我想藉著這封信,謝謝一路支持、推薦我們的你, 同時宣布【🎁 雷蒙週報讀者回饋大活動】! 當然,在六月即將結束的日子,這週也寫了不少新內容,精選一些給你: AI 搜尋工具:不只是幫你整理資料,更能直接產出簡報、心智圖和網頁 聰明人不追逐目標,而是設定限制 「系統」就是放大器,如果行動 = 0,一切還是零 - 接下來到七月底依然也是「超級個體工作術」的課程閉關期,瘋狂備課,把最好的拿出來給大家。 ▍雷蒙三十|品牌數據看板(2025.06) 繼續成長,繼續分享更多實用的內容。 1️⃣ 讀者調查活動(有填有機會,抽課程免費兌換券) 這次希望藉由這份問卷調查,多認識你,讓我知道如何提供更適合你的內容和服務。 填寫問卷就有機會,獲得課程免費兌換券,除了自用,更能讓你分享給你的朋友,聰明工作,好好生活 🤘🏼! 問卷這邊填 ↗︎ 2️⃣ 好友推薦活動 如果覺得「雷蒙週報」對你有收穫,你可以推薦身邊適合的同事朋友免費訂閱。 只要分享下方藍色區塊的專屬網址給朋友,...

嗨! Reader ,我是雷蒙(侯智薰)👋🏼 ChatGPT 已經出兩年多了,你覺得你會用幾成了呢? 別擔心,明天放假,你可以用短短的時間,學會&活用! --- Q:你是否常常覺得一直複製、貼上提示詞?繁瑣又沒效率? A:若每次都用「人工方式」操作 AI,其實還是掉入了重複性工作的陷阱 🫣 你真正該學的,不是記住更多「太簡化的」Prompts, 因為通常品質不穩定低落,又佔據你的腦容量。 📌 會用 AI 的人,會知道打造專屬個人 AI 助理 將進階的提示詞個人化,重複運用 ⬇️ 🤖 3 步驟自訂個人 AI 助理 步驟一:明確你的需求 我在這堂課裡,設計了【Prompt 優化大師】,它除了理解通痛,能用上我的 TRIRO 提問法框架,更重要的是,會用提問,一步一步引導你了解自己的需求,為你寫出 AI 更容易理解的 Prompt。 ⬇️ 觀看【Prompt 優化大師】的示範精華影片 ⬇️ 步驟二:設計 GPT 指令(個人化 AI 助理) 多數人會去下載他人分享的 Prompts,但使用一段時間後,會發現不符合自己需求 😅 自訂 GPT...

嗨! Reader 這封信整理我們最常被詢問到的問題,讓你更快速瞭解:為什麼線上課程那麼多,我們的學員依然選擇加入網狀學習的訓練營,得到改變一生的學習體驗? 我們目前已有超過 1,500 人的 Notion 訓練營學員,一開始他們常常帶著懷疑加入,覺得 40 天能堅持嗎?有時候工作&生活很忙碌,直播課不一定能全程參與?在 40 天後能獲得一個蛻變後的自己? 但結營後的心得都是: 「Notion 訓練營打破對傳統學習的想像,甚至比實體課更有效!」 「訓練營不只是個線上課程,他是一個大家共同成長的社群、生態,我很慶幸自己當初決定要報名,也很幸運碰上一群這麼美好的人。」 「起初我是抱持著學軟體的心態去的,但進訓練營後每週都讓我改觀。」 「2024 最對的一件事,參加 Notion 訓練營。原本以為線上進行的課程大概就是那樣,沒想到竟然會有點期待每週上課的日子!」 甚至平均每一屆,都會有 5-10% 的復訓學員,還有人已經參與三屆!不僅是持續優化自己的數位工作和生活管理,更是透過社群學習的方式,幫助自己提高動力。 如果你也好奇訓練營在做什麼,繼續看下去吧! Notion 訓練營的快速...